親子溝通-如何處理孩子提出的要求
作者:李建清 刊於慈懷會訊第42期
幼92乙 陳璧玲 46
許多父母在面臨孩子的管教上,總會碰到困擾的問題。尤其當家中有十幾歲的青少年時,常讓為人父母者面臨管教的最大困境。最近我們與縣政府教育局合作辦理中途學校,當我們接觸這些學生家長時,更讓我們發現他們在管教子女方面確實出現不少問題。 其中有父母因過度的溺愛、放縱孩子,卻更讓孩子的行為為所欲為。有位母親在拗不過14歲女兒一再的要求下,答應買機車給他。但母親想,女兒平常抽煙的行為也讓她頗為頭疼,因此在這時候,向女兒提出要求,希望他戒菸,否則機車就不讓她騎。結果當然是機車女兒在騎,煙照樣再抽,而母親仍然束手無策。首先這位母親,因被女兒吵著要買機車,不勝其煩的作出讓步的決定,其實就是一大錯誤。母親自己也知道現行法令並不允許14歲的孩子騎機車,讓心性未定的孩子騎機車,其危險性也是可想而知。但自己的「情緒」卻因被女兒的「煩」所干擾,而無法有理性的堅持和判斷。之後,我們更聽到這位母親,可能是為了讓自己內心較好過,讓自己錯誤的決定合理化,而告訴自己說「她的朋友也都在騎機車,就唯獨她沒有啊!」「她也有這個需要,否則還不是讓那些壞朋友載,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載她啊!」再者,都答應女兒要買機車了,但母親心有未甘,再與女兒談條件,希望她戒菸,結果當然是失敗的。其實這位女兒也是早已洞悉母親的心理,為了想買機車,母親什麼要求,都事先敷衍的答應她,之後不遵守約定,目的已達到,母親能耐他何?母親最後還是無法堅持,如果女兒不戒菸,就把機車沒收的決定。在這過程中,我們發現,母親幾乎是節節敗退,女兒行為得寸進尺。 為人父母者,應該提供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基本生活所需,但無條件的愛並無法以物質代替。父母光給錢和東西是不夠的,只有關心和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有時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多賺些錢之間,兩者是有衝突的。父母親必需作出正確的抉擇,否則犧牲了與孩子相處和教育的時間,以後孩子出了問題,可能花數倍的時間都不足以彌補。對於前面女兒要求媽媽買機車的例子,相信也是一些父母所面對的困擾。孩子利用發怒、生氣、哀求、威脅、拒絕的情緒來掌控局勢,讓父母不得不屈服他的要求。一旦孩子從任何情緒反應中獲得滿足,他就會一再使用,父母若沒察覺,或是都順著孩子的要求,則容易形成孩子鬧情緒的習慣。為人父母者,不可不謹慎以對。
對於孩子的教育,給予「想獲得必須要付出」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孩子會要求父母給予買隨身聽、電腦、CD音響等等非生活必需的東西。父母要去傾聽孩子背後的聲音,是否是因為和朋友有所比較,朋友擁有這樣東西,他也想要有?他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購買?如果他要求父母買給他,父母就要慎思,是否要同意孩子的要求?是否能和孩子一起商談用何種方式去獲得想買的東西?孩子自己是否要犧牲其他生活上的花費,以儲蓄或勞力付出的方式,來延緩他獲得該項東西的時機。不要讓孩子覺得,他的要求,父母都應無條件,理所當然得供應。如此,才能培養出懂得公平合理對待,有責任感的孩子。
2007年6月10日 星期日
第四篇心得寫作報告
幼92乙 陳璧玲 46
書名︰站在有光的地方
作者︰吳若權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本書是在說要如何追求成功的人生,要與其怨天尤人,感嘆懷才不遇,不如調整看事情的角度,主動改變自己所在的位置,用具體的行動,讓思考閃亮,生命就會發光!
在成功之前,多學習成功之後必須要有的慈悲,這樣達到成功的位置,才懂得珍惜與體諒.擺對位置、站在有光的地方時,要盡情揮灑自我,走下舞台的時候,記得把空間及掌聲,留給台上的人.到了一個新環境,不妨留心觀察周遭的人,哪些可能是你的貴人?所謂的貴人,不全然比你資深,也不一定你職位高,培植貴人時,千萬不要犯了「只看上,不看下」的毛病.培植貴人最重要的意義,是在過程中找到正面的學習典範,並謙卑的對待身邊每一個人.工作上必須藏私,才能展現自己的專業,藏私、藏的不是工作上的獨家秘笈,而是個人生活的隱私.自信的人生,應該是在專業上盡力發揮,而不是唇舌上爭強好勝,決心,可以很強烈,言語卻必須很周延.面對不景氣,應致力於價值的提昇,尤其是心理價值的認同,而不是價格的降抵.體諒,是指體會之後的諒解,真正的體諒,不只是情緒上的不計較,更是心靈上的感同身受.真正的負責,是先把問題解決掉,不是急著找出問題出在誰身上,先對事,再對人,才是解決問題得有效方法.只有樂觀積極的人,才有資格相信「天,無絶人之路」也只有願意負責到底的人,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書名︰站在有光的地方
作者︰吳若權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本書是在說要如何追求成功的人生,要與其怨天尤人,感嘆懷才不遇,不如調整看事情的角度,主動改變自己所在的位置,用具體的行動,讓思考閃亮,生命就會發光!
在成功之前,多學習成功之後必須要有的慈悲,這樣達到成功的位置,才懂得珍惜與體諒.擺對位置、站在有光的地方時,要盡情揮灑自我,走下舞台的時候,記得把空間及掌聲,留給台上的人.到了一個新環境,不妨留心觀察周遭的人,哪些可能是你的貴人?所謂的貴人,不全然比你資深,也不一定你職位高,培植貴人時,千萬不要犯了「只看上,不看下」的毛病.培植貴人最重要的意義,是在過程中找到正面的學習典範,並謙卑的對待身邊每一個人.工作上必須藏私,才能展現自己的專業,藏私、藏的不是工作上的獨家秘笈,而是個人生活的隱私.自信的人生,應該是在專業上盡力發揮,而不是唇舌上爭強好勝,決心,可以很強烈,言語卻必須很周延.面對不景氣,應致力於價值的提昇,尤其是心理價值的認同,而不是價格的降抵.體諒,是指體會之後的諒解,真正的體諒,不只是情緒上的不計較,更是心靈上的感同身受.真正的負責,是先把問題解決掉,不是急著找出問題出在誰身上,先對事,再對人,才是解決問題得有效方法.只有樂觀積極的人,才有資格相信「天,無絶人之路」也只有願意負責到底的人,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第三篇心得寫作報告
幼92乙 陳璧玲 46
書名︰用心活出精彩
作者︰曾小歌
出版社︰商周出版
當我看完這本書,從寬心出發,歷經專心、用心、熱心、虛心,到傾心這一個終點站,很可能瀟灑地把這一個問題輕輕地拋開.因為心在哪裡,已經無關緊要,專心尋找自己真正的興趣,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此生所為何來的任務,寬心接收所有的絆腳石的糾纏,無怨無悔地因應各種考驗,用心愛親友,和同台演出的人彼此磨合,熱心愛手上的工作,把此生的任務做得更好,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加強自己的忍辱能耐,請心於自己所期待的未來,自然心想事成,完成此生的使命.
人生只不過是數十年,不如意卻十之八九,不要反是都計較,為人處世用對心思,此生方能精彩可期,將逆境順轉成家境.「不論怎麼小的事,都認真當成一件是來做,早晚可以見到意外豐收;不論怎麼大的事,都輕鬆不當一回事來看,都能逢凶化及找到出口」這兩句話,前者強調的事做是精神,後者表達的事為人態度,在此時發現作者很強調「成功的人,意志力都非常堅定」、「目標明確,只做自己拿手的事、做自己專長的事,就不容易失敗」另一方面,不論是發生怎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都要用平常心看待,風光時不必太囂張得意,倒楣時也無需呼天搶地,無論碰到怎麼難以承受或忍受的大事,都不妨以小事視之,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什麼難關都過得了,彷彿是障礙賽裡騰空飛躍的好手.
書名︰用心活出精彩
作者︰曾小歌
出版社︰商周出版
當我看完這本書,從寬心出發,歷經專心、用心、熱心、虛心,到傾心這一個終點站,很可能瀟灑地把這一個問題輕輕地拋開.因為心在哪裡,已經無關緊要,專心尋找自己真正的興趣,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此生所為何來的任務,寬心接收所有的絆腳石的糾纏,無怨無悔地因應各種考驗,用心愛親友,和同台演出的人彼此磨合,熱心愛手上的工作,把此生的任務做得更好,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加強自己的忍辱能耐,請心於自己所期待的未來,自然心想事成,完成此生的使命.
人生只不過是數十年,不如意卻十之八九,不要反是都計較,為人處世用對心思,此生方能精彩可期,將逆境順轉成家境.「不論怎麼小的事,都認真當成一件是來做,早晚可以見到意外豐收;不論怎麼大的事,都輕鬆不當一回事來看,都能逢凶化及找到出口」這兩句話,前者強調的事做是精神,後者表達的事為人態度,在此時發現作者很強調「成功的人,意志力都非常堅定」、「目標明確,只做自己拿手的事、做自己專長的事,就不容易失敗」另一方面,不論是發生怎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都要用平常心看待,風光時不必太囂張得意,倒楣時也無需呼天搶地,無論碰到怎麼難以承受或忍受的大事,都不妨以小事視之,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什麼難關都過得了,彷彿是障礙賽裡騰空飛躍的好手.
第一篇心得寫作報告
幼92乙 陳璧玲 46
期中報告:在四月十八日的課堂上老師談到了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的情殺事的新聞,因為自己的感情就因此傷害無辜的人,那些人都有父母的.就因為自己的事而造成別人永遠的傷痛與人民的恐懼,在課堂上老師要我們分組討論與分析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的事件,且將要分為人.事.地.物分類的歸納,並將與此案件認為重要的相關人.事.物.圈起來,個案研究是指對特別的個人或團體,蒐集完整的資料後,再對其問題的前因後果做深入的剖析,對案件分析兇手殺人的動機是什麼?難道真的只是因何女友吵架?還是另有別的事?或是長期累積的壓力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為何還要利用空檔時自己拍攝聲明的錄影帶?為何在做殺人的事還會如此的冷靜?為何殺人的時間與地點要選在學校?難道是故意要讓媒體注意的嗎?
我認為他應該有嚴重的憂鬱症和幻想症或是以前有受到傷害,老師從開學所上的是要我們如何去思考與分析個案的研究,兇手也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別人的身上,兇手利用空檔錄自己要殺人的聲明,難到社會要真的這麼亂,讓人民生活恐懼中,無時無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害怕下一個受害者會是自己?無時無刻生活在恐懼中,讓人民沒有安定的情緒,情緒會影響每個人的心情。
期中報告:在四月十八日的課堂上老師談到了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的情殺事的新聞,因為自己的感情就因此傷害無辜的人,那些人都有父母的.就因為自己的事而造成別人永遠的傷痛與人民的恐懼,在課堂上老師要我們分組討論與分析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的事件,且將要分為人.事.地.物分類的歸納,並將與此案件認為重要的相關人.事.物.圈起來,個案研究是指對特別的個人或團體,蒐集完整的資料後,再對其問題的前因後果做深入的剖析,對案件分析兇手殺人的動機是什麼?難道真的只是因何女友吵架?還是另有別的事?或是長期累積的壓力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為何還要利用空檔時自己拍攝聲明的錄影帶?為何在做殺人的事還會如此的冷靜?為何殺人的時間與地點要選在學校?難道是故意要讓媒體注意的嗎?
我認為他應該有嚴重的憂鬱症和幻想症或是以前有受到傷害,老師從開學所上的是要我們如何去思考與分析個案的研究,兇手也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別人的身上,兇手利用空檔錄自己要殺人的聲明,難到社會要真的這麼亂,讓人民生活恐懼中,無時無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害怕下一個受害者會是自己?無時無刻生活在恐懼中,讓人民沒有安定的情緒,情緒會影響每個人的心情。
訂閱:
文章 (Atom)